合规管理方案
为了推动中央企业全面加强合规管理,加快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法治央企,保障企业持续健康发展,2018年11月,国资委印发《中央企业合规管理指引(试行)》(国资发法规〔2018〕106号),其中管理指引的第二十四条提到:“强化合规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优化管理流程,记录和保存相关信息。运用大数据等工具,加强对经营管理行为依法合规情况的实时在线监控和风险分析,实现信息集成与共享。”
2022年4月,国务院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管理办法的第七章中明确要求,“企业要加快建立合规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手段将合规要求嵌入业务流程,强化过程管控,针对重点领域、关键节点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实现合规风险即时预警,对违规行为主动截停。”
此次管理办法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为中央企业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最新指导和要求。
加强合规管理是企业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单位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是有效应对外部监管的重要举措;
推进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有助于实现合规检查的全面化,合规审核的高效化,合规风险的可控化和合规管理的透明化,有助于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充分发挥合规部门的合规监管职能,提升合规管理能力。
合规管理是通过规范管理行为,减少不合“规”的不确定性,合理规避和控制合规风险。合规管理系统旨在提高企业合规管理信息化水平和合规管理效率,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为合规部门建立内部合规管理系统,确定合规风险监测指标,开展合规风险监测,实现合规日常管理、合规检查、问题整改、合规考核、材料审核等工作的线上化和智能化,为管理层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信息。
通过合规管理系统,集团可以对本级及下属单位进行合规信息的收集,根据收集到的合规信息,制定合规检查计划,开展合规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问题整改跟踪;按照企业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对本级及下属单位在线进行合规考核,全流程驱动各单位、各部门“合规问题整改反馈”的执行落地,精准划分考核等级。
合规风险监测模块提供多种分析方式,满足不同层级合规人员对于数据分析的需要,实现对合规数据的监测预警和多维度智慧化分析,并对预警结果进行处理;
合规材料审核模块,在日常合规工作中,对各类合规材料进行审核和检查,快速发现风险和问题,包括对制度的审核,宣传、培训资料的审核等,满足日常监管需要。
规范合规业务流程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将合规要求和风控措施嵌入业务流程,在线开展合规管理强化过程管控,实现组织合规管理数字化、规范化。
提高合规管理效能
建立职责明确、流程清晰、规范有序的合规管理体系,实现合规管理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提高合规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节约企业合规管理成本。
加强企业风险防控
打造“事前-事中-事后”全覆盖的的合规风险管理体系,通过全流程的线上化管理,及时干预和处置风险事项,实现企业合规风险的日常监测和预警,加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运用合规管理成果
整合企业内部合规管理成果,通过对资源、知识的整理、共享,将成果运用于合规管理及风险监控过程中,实现成果利用的最大化。